行业动态

bim有什么用?bim 10大技术应用范围

发布日期:2017/4/27 14:05:57 来源:本站 | 热度:1203℃

1 三维建模

本项目主要包括地下室、高层住宅、公建与商业裙房,通过采用REVIT、NAVISWORKS、LUMION、SYNCHRO等软件进行建模、模型整合、碰撞检查、施工模拟、进度模拟以及效果制作与输出等一系列工作,搭建出三维信息化、数字化模型体系,取代了传统的平立面图与效果图,让大家形象地全方位了解设计方案,让非专业的人员也能直观了解项目的各项情况,实现现场参观实体工程的效果。

2 场地布置

利用BIM技术将施工分为基础、主体、装修3大阶段,分别考虑、建立施工全过程动态布局方案。运用BIM模型和IFC标准数据库的信息共享功能,实现一次建模多次应用,快速进行各个施工阶段的场地规划与方案制定,节约时间和资源,为项目施工全过程综合考虑提供依据。利用BIM能快速准确表达空间冲突,以便提前完善场地规划与布局。通过采用BIM技术对施工场地进行模拟,将施工现场虚拟排布,提前将生活区、作业区进行合理的规划,使地上、地下已有和拟建建筑物、施工设备、各场地实体、临时设施、库房、材料堆放、加工区、管线、道路等各项设施及场地的布置更加合理化、科学化,既保证场地道路畅通、减少现场材料及机具二次搬运,又符合现场卫生、安全防火、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等要求,充分发挥BIM的作用与优势。

3 图纸核查与设计深化

在实际施工图纸中往往会出现图纸前后不一致或不同专业之间的不协调等问题,施工中一方作业人员对工作流程和工作空间的实施往往不会充分考虑后续工作或其他专业的相关性,各自为政的现象时有发生,未能及早发现问题,出现前后工作或不同专业之间的打架现象,从而给施工带来不必要的困扰与麻烦。通过BIM技术应用,在未施工前对图纸进行核查,采用三维动画模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图纸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已经建立的土建专业和安装专业BIM模型输出相应碰撞文件,利用碰撞系统集成建筑全专业模型进行综合碰撞检查,详细定位每处碰撞点,并且自动生成碰撞报告,方便与设计院进行沟通对接,利用BIM系统三维可视化处理碰撞点,提前解决施工中可能遇到的管线碰撞、预留洞掩埋、预埋件缺漏、尺寸偏差等错漏缺项问题,同时,有助于提出更加合理可行的建议,实现设计图纸的深化与修正,规避施工技术风险,减少不必要的返工与损失。

4 施工交底

施工交底是施工准备的重要环节,是技术人员现场指导与过程管控的抓手,更是作业人员施工操作与安全质量控制的关键。通过采用BIM模型进行技术交底,使参建人员形象直观地了解设计意图、施工步骤、工艺流程、重点环节、质量控制要点及施工注意事项,使交底事半功倍,充分发挥其效果与作用。

5 方案论证

施工方案的编制亦是施工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之一,是施工任务组织安排与实施操作的依据,然而,施工方案与实际施工之间往往存在差距,甚至是矛盾。通过采用BIM技术进行施工方案的模拟与演示,提前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真实地反映施工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及时发现问题与不足,及早进行方案调整与完善,从而更好地指导施工实际,服务工程项目。

6 方案优化

施工中,一项工作可以有多个施工方案,然而每个施工方案又各有利弊,应用BIM技术可以提前对各个施工方案进行模拟,验证各个施工方案的可操作性、合理性与经济性等综合指标,并根据动画演示来对比分析,发现施工方案中的瑕疵与漏洞,通过比选选择较优的施工方案,并通过修改、补充、细化来完善施工方案,从而达到较佳效果。

通过BIM建模及施工模拟,我们对砌体结构排砖、综合管线排布及支架布设方案进行了优化。首先,利用施工软件中的墙体编号功能为每一面墙有序编号,并将编号墙体依次按照设置的砌体规格、种类和灰缝大小等排布,从而得出相应编号墙体各种规格砌体、砌筑砂浆用量的排布图,更好地指导砌体施工,见砌体精确排布图;其次,在三维状态下细致地排布管线,利用BIM系统三维可视化有效避免出现碰撞点,从而确定排布原则并制定较优的排布方案,见局部管线排布图;再次,利用BIM系统的综合支架功能实现三维支架展示、支架可视化,分层、分区域、分系统对支架进行布置与材料用量的计算,以做好支架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并结合综合管线排布方案利用BIM系统导出支架节点图指导现场施工。

7 安全质量管控

安全质量是工程施工的主控项目,是开展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通过引入BIM技术,可以提前对安全质量控制重点、施工关键环节、重大危险源等进行模拟演示,从而提前预知安全质量风险,提前制定并采取安全质量防范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有效规避风险,减少不必要的返工、窝工或停工,杜绝安全质量事故,为项目的安全生产、优质高效保驾护航。施工中,我们通过BIM对高支模进行查找、筛选,准确、全面、直观地找到高支模的位置,严格按照专项方案指导施工,并安排专人进行跟踪监控。通过BIM建模对梁柱复杂节点、预留预埋位置、止水钢板、后浇带、综合管线布置、商业门柱造型、复杂装饰线条等进行动态仿真模拟,实现关键工序、关键节点的质量控制,预防质量通病的发生。

根据项目BIM总体计划安排中所列的职责,现场施工人员可以通过基于BIM系统的手机移动端应用拍摄现场施工质量、安全防护、施工节点和施工进展等内容的照片,并将有疑问的施工照片通过手机移动终端上传到BIM系统中,将已上传的照片与BIM模型中相应的内容作对比,从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另外,在安全、质量会议或生产例会上,可以通过BE客户端查看出现的问题,并与现场沟通,从而确定相应问题的处理方法,以避免因为语言表达或文字描述不清而引发的争论。这样做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为现场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图像依据,形成了项目质量、安全管理资料库。

8 进度控制

进度是效益的保障,只有进度可控,才能效益可观。首先,通过BIM技术对施工过程模拟,提前优化施工工序与组织安排,以提高施工效率,促进施工进度;其次,通过采用BIM技术对施工进度模拟适时更新,掌握进度情况,通过与施工计划进行比较,找出差距与问题所在,及时调整计划或优化施工工序与组织安排,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及时纠偏以保证施工进度。此外,利用BIM技术对施工进度进行模拟,将BIM模型导入PDS系统中可以实现项目信息的共享与应用,解决了过去项目基层人员与管理人员之间、项目与公司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模拟施工进度时,可以按照施工进度计划用模端SP定义好时间节点,将工作细化到每个构件的施工进度模拟演示上,并利用BIM系统精确提取施工计划所需要的材料计划,提前组织施工队伍,准备机械设备以及材料进场等事宜。

9 成本管理

通过BIM建立工程5D(3D实体、时间、WBS)关系数据库,从而建立与成本相关数据的时间、空间、工序维度关系,使数据粒度处理能力达到构件级,实现实际成本数据的高效处理与分析。

通过建立BIM数据库,使材料、机械、人工费、周转材料、管理费等实际成本数据及时进入5D关系数据库,同时,将各WBS单位工程量的人材机单价等主要数据录入实际成本BIM数据库,使成本汇总、统计、拆分对应瞬间可得,实现任一时点上工程基础信息的快速获取。结合合同、计划与实际施工的消耗量、分项单价、分项合价等数据的多算对比,可以有效了解项目运营是盈是亏,消耗量有无超标,进货分包单价有无失控等问题,实现对项目成本风险的有效管控。也可以通过多维度(时间、空间、WBS)汇总分析更多种类、更多统计分析条件的成本报表,从而不仅使成本管控过程工作量大为减少,汇总分析能力大大加强,而且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成本现状,为项目快速、高效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10 多方协同

通过项目各参与方信息共享,基于网络实现文档、图档和视档的提交、审核、审批及利用。项目各参与方通过网络协同工作,进行工程洽商、协调,实现施工质量、安全、成本和进度的管理和监控,以及项目各参与方协同、多专业协同,加强沟通效率。

本文仅作为学习交流,请勿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