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预制混凝土构件发展概述

发布日期:2018/1/30 9:56:55 来源:本站 | 热度:1961℃

预制混凝土构件发展概述

(1)国外发展

欧洲作为预制建筑的发源地,于17世纪已开始了建筑工业化之路。“二战”后的欧洲由于劳动力的匮乏,持续探索推进建筑工业化模式的发展。欧洲发达的建筑工业化主要采用流水作业的制造技术进行预制构件生产,其中预制构件主要包括墙板类构件。欧洲一个以预制装配外墙覆盖的大型建筑物是勒.柯布西耶于20世纪50年代设计的马赛公寓,如图1.1所示。该建筑的外墙板尺寸套用“模数”,便于设计的标准化及施工的装配化。

北美地区装配式预制混凝土结构发挥着其他结构体系无法替代的作用。在1991年Precast/Prestressed Concrete Institude(PCI)年会上,预制混凝土结构的发展成为北美地区建筑行业发展的新契机。美国的建筑工业化预制构件的生产强调集成化与效率,一系列标准预制构件与现浇构件结合,创造丰富的建筑结构。目前,美国的预制构件差不多均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标准体系,住户可根据产品清单自主选择菜单式的住宅形式。目前,美国预制构件正在向大开间发展。

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开启建筑工业化进程,借鉴了欧美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方面的成功经验,形成一套较完整的体系,是目前住宅工业化技术较成熟的之一。日本的预制构件技术机械化水平较高,主要注重质量的可靠性、耐久性。日本工程项目—横滨市国际体育场在国际预应力混凝土协会第13届大会入选为“杰出结构奖”,该结构由预制框架柱、梁、楼板、预应力空心板等预制构件组装、拼接而成,如图1.2所示。为保证工程质量,日本预应力规范对装配式预制结构构件在生产、加工、运输和施工管理等环节做出一系列规定。

(2)国内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工业建设任务加重、技术要求提高,促使原建工部借鉴前苏联的经验,开始探索预制混凝土的发展道路。于1955年,我国首次提出要实行建筑工业化。1956年,国务院提出要积极有序地实现建筑工业化施工以及改造建筑工业的技术。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计划经济造就了预制构件行业的辉煌。为发展预制混凝土构件,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装备预制构件厂。从2012年北京区域预制构件市场及生产情况调查结果显示,预制构件尤其是用于“基于预制装配技术的建筑产业化项目”的预制构件开始得到重视和推广。

华南区域的预制混凝土发展多受香港地区的影响,珠三角混凝土预制构件企业主要由香港建筑企业投资。台湾地区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体系与日本、韩国接近,预制外墙挂板、装配框架梁柱等构件在建筑结构中被广泛应用。

本文仅作为学习交流,请勿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