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应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体系、钢结构住宅体系和多层轻钢结构住宅体系等装配式住宅,对转变住宅建设方式,促进住宅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居住水平,将发挥重要作用。但是,我国装配式建筑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
仇保兴说,我国装配式绿色住宅发展主要存在“技术标准滞后、建造成本偏高、项目建设管理体制不利于工业化住宅发展”等三大瓶颈。
与我国完善的建筑标准相比,建筑产业化标准有所欠缺,我国缺乏装配式住宅的设计、生产、施工、验收标准体系,同时跟绿色建筑的标准尚不能完全融合,试点结果无法大规模推广。建筑产业化的核心是标准化,赖明表示,应尽快制定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和标准体系,并且要与国际标准接轨。
装配式住宅的建造成本比传统方式每平方米高500元左右。仇保兴说:“原因是未形成大规模生产,规模效益无法体现;同时,工业化生产属生产企业,构件工业化生产产品要缴纳17%的增值税,增加了生产成本。”仇保兴认为,建造成本较高是暂时的,随着规模化的提高,成本会有所降低。
另外、项目建设管理体制不利于装配式住宅发展,具备总承包资格的企业目前不具备专业化生产能力,尤其是装配式住宅生产、安装的能力不足,少数具备能力的企业又无项目承包资格,造成专业化公司还要挂靠,增加管理成本。
对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仇保兴给出了建议。要加大科研投入,突破关键技术,加强高强度、自保温、阻燃、长寿命、可循环、健康的轻型建材的开发,加快项目建设体制改革,创造有利于装配式住宅发展的市场环境。特别是加快绿色施工企业营业税改增值税进程,优化建筑企业结构,淘汰技术力量薄弱、挂靠、分包小队伍,促进建筑业结构调整。此外,要扶持和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和集群,激发市场主体推进装配式住宅积极性和创造力,以企业为龙头,形成构件生产、原材料供应、结构设计、施工建造、部品生产和住宅物业管理的企业集群,利用因特网覆盖整个产业,构成零库存的装配式住宅生产体系。
赖明认为,我国应做好绿色建站技术的集成,将单向技术之和的效力发挥到较大,形成绿色建筑技术设计的产业化,还应强化产业链培养,既要有服务于施工现场的装备产业,又要培养建筑工人的专业技能。
本文仅作为学习交流,请勿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