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装配式住宅产业化的三大瓶颈

发布日期:2014/7/14 16:46:37 来源:上海城建(集团)公司 | 热度:1842℃

市场规模有限、相关标准滞后、产业机制不完善,三大瓶颈影响着装配式住宅的市场接受度。

所谓装配式住宅(即PC),就是墙面、地板、楼梯提前在企业按标准生产好,运到建筑工地组装。简单来讲,就是所有进入建筑区的建筑材料都是一个个小部件,有机整合之后就是高楼建筑,也可称为“积木型住宅”。鉴于装配式住宅具有技术先进、质量可控、生产周期短、绿色环保等优点,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早已尝鲜,应用普遍达到了60%以上,然而,我国目前却尚不足1%。上海一个装配式住宅项目于2006年启动建设,2011年以来,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但装配式住宅项目落地情况并不理想。

装配式住宅产业化的瓶颈

1. 住宅产业化市场的规模有限。

由于装配式住宅仍是一个新兴产业,尚未形成规模化发展,数据显示,目前全市PC装配式住宅比例仅占全市所有在建和已建住宅的3%,已建或在建产业化住宅楼的PC率一般在10%~20%,国内相关建筑部品及配套产品不到2000种。由于规模小、工业化率低,相比较传统作业,装配式住宅成本增加是必然,但住宅产业化一旦形成规模,成本增幅就会明显下降,并可实现材料部品的循环使用,扩大环保优势。

2. 相关的标准滞后。

要实现住宅产业化,其前提是要实现标准化。由于上海住宅产业化市场目前尚无完善的行业标准和配套政策,一批企业在项目审批、工程验收及成本核定等方面缺乏明确的政策规定和参考标准,造成住宅产业化推进受阻,效率降低,成本增加。近年来,上海已制订了《装配整体式混凝土住宅体系设计规程》《装配整体式住宅混凝土构件制作、施工及质量验收规程》等,基本涵盖多种预制装配式住宅体系设计、施工、构件等方面。但是目前尚未形成级的、统一、完整的标准体系,上海的相关标准也有待细化,这制约了住宅产业化的大规模发展。

3. 产业机制有待完善。

企业成本和扶持政策力度间的不平衡,以及新技术推广所需的市场接受期,导致许多开发商和企业对是否进入装配式住宅这一领域持观望态度,久未打开的市场局面,使原本就依赖规模效应实现降本增效的PC装配式住宅产业发展,始终处于高成本和小市场的状态,市场积极性不高,从而制约了上海住宅产业化的规模化、市场化发展。住宅产业化在上海已经走过十余年,从试点探索期到工作推进期,再到全面深化期,新建住宅产业化水平整体质与量都有明显提高,新型结构体系的应用也有一定的发展。目前上海出台了多项纲领性文件,但是住宅产业化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的动力机制、激励机制、惩罚机制都还不完善,缺乏具体细则,制度层面步伐落后,缺乏有效的推进、监管、激励、约束等机制。

本文仅作为学习交流,请勿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