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建筑工业化受阻三道坎

发布日期:2014/7/22 11:47:36 来源:本站 | 热度:2395℃

一、标准体系不完善。

建筑工业化标准体系的建立是企业实现建筑产品大批量、社会化、商品化生产的前提,各国政府对标准制定工作的重视极大推动了各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然而在我国,虽然对建筑的标准化是有参数的,但始终没有出台行业强制性准则,产业链中很多环节并未按此标准执行。

此外,建筑工业化的标准化设计一般是通过对项目中采用工厂加工生产的部品(门窗、栏杆、空调百叶、雨篷等)、构件(预制外墙、阳台、楼梯、叠合楼板、叠合梁等)进行标准化设计,而且很多部件需要附加在构件上,大量产业链环节之间接口集成的问题,不是一家企业的事情,需要标准化设计企业、部品生产企业、建材企业、安装施工企业等一起配合才能完成,必须是一个产业化联盟的标准体系才有实现价值,这不是一家企业可以独立完成的,需要行业各方企业的力量。

标准化与多样化的矛盾。工业化在建筑业的进展缓慢,但整个社会已经步入后工业时代,以工业数字化生产作为支持,人们的生活方法和思想理念越来越强调个性与多样化,消费者会仔细比较价格、面积、户型、环境等因素。然而,我国建筑工业化还处于前期发展阶段,标准化体系设计方面还处于设计定型、构件统一、规格少且强调标准化与通用化,以便于工业化生产和机械化施工。标准化与多样化构成了天然的矛盾,这对工业化建筑的设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也使企业对工业化建筑的市场化前景有所犹豫。

与现行建筑技术规范不兼容。由于建筑工业化是对传统建筑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工业化技术与国内现行的建筑技术标准、规范不兼容,设计、审批、验收无标准可依,即使工业化技术的科研单位能够提供切实可行的实验数据证明相关项目可行,每一个项目还是需要通过专家论证,成为建筑工业化大规模推广的一个障碍。

二、前期研发投入成本高。

工业化生产能够大幅提升劳动效率,节约成本,但是建立在大规模工业化的基础上。目前,由于新型建筑结构体系仍然处于摸索阶段,部件标准化和通用化程度低,达不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要求,这使得工业化建筑的成本偏高。此外,为了进行工业化研究,前期需要大量的研究开发、流水线建设等资金投入,即使从长期来看,工业化的投入也都是巨大的且回报缓慢。而且,我国建筑工业化产品按照制造业纳税,增值税税率高达17%,远高于建筑企业按工程造价3%的纳税标准,如此高的税负落差,加大了生产企业的成本,降低了建筑部品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众所周知,施工企业的利润空间很小,能够进行大规模研发投入并耐心等待回报的企业不多。促进建筑工业化发展的配套政策支持不够,大量的成本投入单靠企业的力量不足以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三、地域限制与规模化的矛盾。

由于预制化构件重量较大,不可能像工业化小零件一样进行远距离的运输,预制化工厂生产的预制化构件只能供应给附近的工业化建筑,而在计划开发建设工业化建筑时,必须在旁边建立预制化工厂;而对于预制化构件企业,如果没有大规模的市场需求,只为一家企业或一个楼盘生产构件,无法实现规模效应。

本文仅作为学习交流,请勿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