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工业化建筑的政策发布和住宅产业化基地建设
20世纪90年代,原建设部成立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发布《建筑产业化发展纲要》、《住宅产业现代化试点工作大纲》、《住宅产业化基地试行办法》。
2006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2013年1月,国务院国办发1号文件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
2014年3月,《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出台。
截止2015年3月,全国已先后批准建立了56个不同类型的住宅产业化基地,通过基地建设以点带面,100多家企业获得了有关部委的认证。
2、国内先进地区建筑产业化发展状况及政策
2010年以来,北京、沈阳、上海、合肥及深圳等地较先出台了技术标准(规程)、经济扶持政策,推动了当地工业化装配式建筑工作发展。
北京:发布《关于推进本市住宅产业化建筑的指导意见》,并将工业化建筑纳入建筑节能“十二五”规划。
沈阳:要求三环内开发项目装配式建筑面积不小于20%,二环内不小于40%
计划2015年推广建筑面积达1500万平方米的工业化建筑示范工程;2014年5月,经住建部批准,沈阳成为首个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城市
上海:2013年8月发布《进一步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若干意见》和《上海市建筑节能项目专项扶持办法》
合肥:2014年发布《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
深圳:2006年获批全国首家“住宅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城市”,已经通过10个住宅产业现代化示范基地认证建设
在各地的政策文件中提出了相应的优惠政策,有奖励建筑面积、奖励容积率、专项资金补贴、贷款利率优惠、降低首付比例、税收优惠、放宽发放预售许可证条件等,有效的推动了建筑产业化的发展。
3、国外工业化建筑技术已相对成熟
欧洲以法国、德国、瑞典、丹麦等为代表:法国预制混凝土结构装配率达到了80%;德国主要采用叠合板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目前已发展成系列化、标准化的高质量、节能的装配式住宅生产体系;瑞典目前新建住宅中,采用通用部件的占到了80%以上,是世界上一个将模数法制化的;丹麦开发以采用“产品目录设计”为中心的通用体系。
北美以美国等为代表:美国现在每16个人中就有1个人居住的是装配式住宅,并成为非政府补贴的经济适用房的主要形式。
亚洲以日本、新加坡等为代表:日本经历了从标准化、多样化、工业化到集约化、信息化的不断演变和完善过程。在此期间建造的预制混凝土结构经受了1998年阪神7.3级大地震的考验;新加坡的组屋预制化率达到70%以上。
本文仅作为学习交流,请勿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