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建筑工业化和住宅产业化有着不同的内涵

发布日期:2015/8/7 10:24:57 来源:本站 | 热度:2233℃

当国民经济总量发展到一定规模,为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必然要选择工业化发展道路。对建筑业来说,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是迎接新型工业化时代到来,加快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推广应用,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管理水平,是实现资源节约,节能减排的需要,也是逐步解决建筑业长期存在的质量、安全、效益以及节能环保等问题的根本途径。建筑工业化是建设领域生产方式的变革,是以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替代传统现场作业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它的特点是按照工业产品制造方式设计、建造房屋工程,构配件在工厂中生产,运用机械和数控设备,按照一定工艺和流程,实现建筑工程的精确下料、精细生产、精准安装的生产管理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工程质量水平。

按照当前一些学者表述:

建筑工业化是通过生产方式和管理体制的创新,形成工程构配件生产工厂化、管理体系的现代化、先进技术普及化,设计标准化、施工机械化、装修一体化、信息技术运用的新型建筑生产方式。有三个主要特征:工程标准化设计,构配件部品工厂化加工、生产,现场装配式施工、安装。

住宅产业化,也称住宅产业现代化(国务院1999年72号文),是应用工业化生产方式发展住宅产业,实现住宅建设的专业配套、标准化、模数化和构件部品的通用化,降低建造成本,提高住宅质量,通过社会化生产,实现标准化批量定制的推广体系及市场要素环境。

无论如何表述,建筑工业化是建造、生产方式和管理过程,住宅产业化是通过技术、产品为纽带,实现市场要素配置和住宅专业化集成实现途径。两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涵盖。而当前较成熟、较具备工业化特征、又具备产业化条件的新型建筑体系,无疑是钢结构住宅。从2012年住建部下达《钢结构住宅产业化推进研究》课题后,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组织业内专家、钢结构企业对钢结构住宅20年来我国的应用现状、结构体系和示范项目进行了调研,取得一手数据,为下步钢结构住宅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我国每年新开工的房屋建筑面积中,70%以上是住宅面积。运用信息化新技术,带动新材料新工艺研发应用,实现住宅设计、施工、管理的创新,推动住宅建设的标准化、批量化施工,对降低住宅建造成本、提高住宅工程质量,加快建设进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浪费,对传统建筑生产方式将带来革命性的改变,是建筑工业化的重要内容和载体。

加快推进我国的建筑工业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传统建筑业生产方式的转型。我国现阶段工程建设大多数依旧采用现浇现场作业方式,按照通过审查的工程设计照图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现场材料浪费严重、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不可控隐患因素较多,施工废水和噪音、扬尘和建筑垃圾排放成为环保诟病。尽管有些大企业的管理水平较高,但项目一线由于成本控制和人员素质的原因,也难以对工程质量和进度实现有效管控。

另一方面应该大力推进适合工业化生产的新型建筑体系,如钢结构、木结构房屋建筑,通过整合设计、生产、施工、服务等整个产业链,实现建筑产品节能、环保、全生命周期价值较大化,确保提升建筑业劳动生产率和工程建设质量,降低对资源、能源的消耗,实现建筑业的工业化转型升级。建筑产业现代化则是建筑业的发展目标,是以绿色发展为宗旨,科技进步为动力,新型建筑工业化为核心,住宅建设为重点,工业化和信息化的“两化融合”为手段,构建一体化完整产业链,全面提高质量、效益。几个主要的标志,做到充分运用当今现代先进生产、施工技术,较大限度地保护环境和节能减排,较佳合理地利用生产资源和有利于资源可回收利用,建造方式做到较优较省,结构较安全,有效地提升工程质量水平和效益水平等。按照这一目标,钢结构住宅体系集工厂化生产、绿色环保、结构抗震于一体,应该在建筑工业化推进中先行一步,走快一些,发挥在住宅产业化方面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本文仅作为学习交流,请勿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