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我国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应用问题与解决

发布日期:2014/7/18 10:48:10 来源:本站 | 热度:1977℃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建造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标准化与模式化问题尚待解决。房屋建筑工程本身的特点与效益目标要求新的结构建造技术具有统一的标准与合理的模式,唯有标准化、模式化的技术才能真正适应房屋工程建设产业化与专业化的发展模式,政府与相关部门应加强技术标准与模式的完善。

当前,国内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建造技术的研发模式相对封闭、单一,工程建设新技术的研发与完善需要优势资源的高度集中、多领域、多技术、多人员的融合与交流,因此,各企业应积极合作、规模研发、资源共享共同研发出集功能与美观于一体、安全性与整体性兼顾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造新技术。新技术的辅助标准有待制定。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的辅助技术如结构设计、施工工艺、技术验收、施工检测等方面的标准尚不完善、不合理,相关部门及企业应加快结构设计、施工工艺、技术验收、施工检测等辅助技术标准的确定。

在全国绿色、低碳经济理念的驱使下,众多建筑企业开展了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积极探索和研发,逐渐形成了具有企业特色的结构建造新技术。为加快建筑工业化步伐,应该结合各种技术特点,取长补短,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新技术。在此过程中,应尽快解决以下问题:

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标准化设计及模数化制作问题。这是工业化生产的必然要求,且同时涉及到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防漏及保温隔热的构造、相应连接配件的设置等一系列问题。

2、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的制作技术应尽量提高预制构件品质,同时,应研发装饰、保温一体化的制作技术。

3、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间的连接技术在保证整体结构安全性、整体性的前提下,尽量简化连接构造,降低施工中不确定性对结构性能的影响,同时,应密切关注连接处的防漏、防渗以及保温问题等。

4、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配套的设计、制作、施工及验收标准的编制,应在切实掌握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性能的基础上,确定配套的设计方法、制作工艺要求、施工指南及验收标准等,以促进技术成熟及推广。

本文仅作为学习交流,请勿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