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装配式建筑施工流程技术要点分析

发布日期:2019/3/1 13:47:12 来源:本站 | 热度:2370℃

装配式建筑是指采用部件部品,在施工现场以可靠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建筑,具有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装修一体化、管理信息化等特征,装配式建筑包括预制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木结构以及混合结构等多种类型。

装配式建筑施工包括工厂生产、构件存放、构件运输、现场施工、质量通病处理等环节,下面将介绍各环节中的技术要点。

1. 工厂生产

在工厂生产过程中, 可能出现构件表面印筋、 构件损坏、掉角、剪力墙构件预留钢筋偏位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要点是 :按照规范要求,在构件下部设置垫块,并均匀喷涂脱模剂,这样可以避免构件表面印筋;严格控制拆模时间,保证混凝土强度达标后再拆模,拆模时不能野蛮作业,要高频率轻捶,这样可以避免构件损坏、掉角。剪力墙构件预留钢筋偏位多是由于模具孔位偏差造成的,因此,在工厂生产过程中,必须确保模具孔位精准。

2. 构件存放与构件运输

在构件存放与构件运输过程中,可能出现构件变形、构件外部钢筋锈蚀、构件倾覆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要点是 :用车辆运输叠合板时,先在车厢上设置150 mm×150 mm的大型枕木,再叠放叠合板,然后,在叠合板间设置40 mm×90 mm的枕木作支垫,每辆车运输的叠合板控制在4~6层,这样可以避免构件变形 ;构件外部钢筋与空气中的水分接触,难免出现锈蚀,所以在构件出厂前一定要向它们的外部钢筋上均匀涂抹除锈剂 ;为避免构件在运输过程中出现倾覆,宜采用立式方式运输外墙板,采用水平方式运输阳台、梁、楼梯、板(叠放的梁、柱层数不能超过3层,叠放的板层数不能超过6层)。

3. 现场施工

3.1 车辆进场

通常使用宽2.4 m、车厢长13~17 m,转弯半径15 m的车辆运输构件,要尽量选择有经验的老司机运输,否则车辆可能无法进场。

3.2 运用BIM技术进行施工管理

BIM技术,是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缩写。BIM技术的核心是 :通过建立虚拟的建筑工程三维模型,利用数字化技术,为这个虚拟三维模型提供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全部数据信息(包括建筑材料的质量、建筑材料、构件的价格、施工流程等),并让设计方、施工方、业主围绕这个虚拟三维模型共同讨论,从而优化建筑设计方案。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中运用BIM技术,可以进行虚拟施工,模仿施工过程,布置施工面,进行成本控制,进行可视化技术交底。运用BIM技术,还可以解决安装尺寸偏差、坐浆-注浆连接等问题,方便施工方研究施工工艺,提高混凝土后浇筑质量,防止出现漏浆、烂根、拔台。

3.3 吊装

进行构件吊装时,需要运用BIM技术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要让施工人员掌握构件的吊装顺序,按照楼梯-柱-主梁-次梁-叠合板的正常顺序进行吊装,而不能随意颠倒。构件吊装应力求一步精准到位。2.3.4 叠合板桁架钢筋穿线进行叠合板桁架钢筋穿线时,可能出现穿线困难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 :使用BIM技术进行三维建模,充分考虑机电管线走向,合理设计叠合板桁架钢筋的位置,避免钢筋错位、碰撞。

4. 质量通病处理

4.1 水平缝漏水

这一问题大多是由于灌浆不密实造成的,需要对外墙板采取防水措施(如注入防水胶)。

4.2 构件剔凿

装配式建筑千屋一面,用户为体现自己的风格品位,在进行精装修时,往往剔凿甚至破坏构件。因此,应在装配式建设的非承重部位采用用户容易替换的材料,这样还可以节约成本。

目前,装配式建筑在国内尚未得到大规模推广,但装配式建筑相较于传统式建筑具有众多优点,发展潜力巨大。我们应当认真研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促进装配式建筑在国内的发展。参考文献 张开勇.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

本文仅作为学习交流,请勿用于商业用途。